AAAT

【IMIWorkingPapersNo.1908】广义信贷研究

时间:2019年05月21日 作者: 

【摘要】

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,“广义信贷”成为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实施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指标,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。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均强调,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,也要切实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。在金融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,立足我国实际,构建多层次的广义信贷指标体系,为实施逆周期管理奠定基础条件,任务十分紧迫而艰巨。为此,本课题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,定量研究不同口径广义信贷缺口(及其组成部分)与主要宏观经济金融指标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,并由此确定,我国的广义信贷应包括国内各类非金融部门的债务融资工具。2011年起,人民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管理,其后升级为MPA考核。2011年以来,多数口径广义信贷缺口(及其组成部分)与宏观经济金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明显下降,逆周期管理初见成效。广义信贷缺口能够显著影响宏观经济金融指标。在宏观管理层面,广义信贷的具体内容应随着金融体系和金融统计的发展而持续完善。

【作者】

闫先东,IMI学术委员、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

刘珂、曾宪冬、李杜、高一铭、吴玉梅、栾惠德,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

分享到:
0
往期回顾